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要求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从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2月13日下午,文法学院党总支在一教举行教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刘勇院长、丁洋书记、黄文和副书记以及各党员教师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刘勇院长主持。
本次会议的主讲人为文法学院钟璞老师,钟璞老师以“文化产业和民族振兴”为主题,从党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文化产业的本质与内涵以及文化产业与民族振兴三个方面讲授。从党的十六大到如今,党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针政策由起初的“提高文化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回答了什么是文化产业问题”到现在以“激化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创新活力,实现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为目标。文化成为一种经济资源与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配置,并在人文观念与价值选择的经济消费观念中极大地提升产品或服务的经济价值。
钟璞老师讲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式徽——上海世博园,展示的不是一个建筑,而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被现代化所体现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商品化所冲击。
钟璞老师讲到知识经济和创意经济的区别时,指出:“创意解决的是需要问题”。钟璞老师结合自己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文化创意”的论文并投稿于“社会科学网”的亲身经历,讲到文化创意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活化。结合生动可感的图片,钟璞老师讲解什么是创意,“四羊方尊”上的羊头把它用到剪刀上,这就是创意。钟璞老师以伞为例,生动形象的讲述文化创意是产品、市场,而艺术设计是作品、艺术的区别。“同时,我们又必须认识到现代艺术没有文化创意是行不通的,而文化创意也需要借助艺术设计。”
钟璞老师讲到,“通过文化创意能够传承与活化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钟璞老师幽默地讲道:“一道‘红辣椒炒白辣椒’的菜名,我们把它取个好听点的名字‘绝代双骄’,生活的美好是逐渐从物质转向精神”。“文化创意是在更高层次上回应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文化创意是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在需要。”钟璞老师举中国灯笼做以“穆斯林”形状在阿拉伯热卖的例子深入浅出进行讲解。“文化创意是当代世界自由贸易时代的内在需要”同时,钟璞老师讲到,《花木兰》这部电影正因为承载了中国的文化才有票房大卖。
随后,党总支丁洋书记组织全体教师党员一起学习了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并要求每位党员教师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忠于职守,勤奋工作。
党的十九大指出,“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必须寓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必须寓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姿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挖掘民族民间文化。
文法学院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