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情操,5月17日下午3点,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演讲技能大学习“青年说”之班长论坛在世纪讲坛开讲。本次论坛由副校长鞠晨曦主讲,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向明主持。外国语学院辅导员邓美玲、罗雄、张蓉,外国语学院“青年说”之班长论坛的活动成员以及外国语学院学生会成员参加了本次论坛。
鞠晨曦副校长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演讲的定义及重要性。他指出:演讲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演讲本身。思维的外壳是语言,演讲水平的高低不单纯取决于语言的能力,还取决于自身的思想水平、认知水平及决策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因此语言表达的训练至关重要。他通过林肯、拿破仑、希尔、卡耐基等名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为在场同学们揭示了演讲的意义。随后,鞠晨曦副校长向同学们介绍了演讲的四种形式:写演讲稿、写提纲、打腹稿以及即兴演讲。对此,他强调在庄重的场合要手持演讲稿,以示对听众的尊重。“演讲不能仅仅卖弄自己的演讲技术,要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切忌出现演讲稿虚情假意、堆砌形容词、空泛、频繁使用修饰语的倾向,即忌‘假、大、空、平’。一篇优秀的演讲稿是对自己真实意识的转达,不能通篇讲道理和原则,灌输‘心灵鸡汤’的同时要进入事物本质,涵盖更多信息量,给听众带来强烈的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他说道。
在撰写演讲稿方面,鞠晨曦副校长给出了四个建议:1、立意求新,“不新颖,不演讲”;2、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及习惯,“文贵有我”;3、表达真情实感,用自己的语言提炼和改造;4、形成自己的幽默风格,杜绝频繁煽情。最后,他总结指出,演讲在内容上要集思想、逻辑、材料、观点于一体,形式上要把握节奏,结合观众情绪,松弛有度。演讲的最高境界是熟知演讲技巧,跳出理论的框架,将想法脱口而出。
文/图 朴智明 邓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