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九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学术讲堂召开,全体学生工作者参加会议。鞠晨曦副校长出席会议。学工处副处长杨继梅主持会议。
杨继梅副处长表示,我校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上尽责敬业,爱学勤思,不断探索与创新,其中部分同志更是在班团建设、网络思政、重点学生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成果和特色,本次大会希望能让所有人分享他们的典型做法,全面推动学生工作的层次性和针对性。
随后,工学院辅导员田柳文、管理学院辅导员申慧妮、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龚先红、外语学院辅导员刘佳、继续教育学院辅导员满维敏先后上台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田柳文老师以《辅导员的快乐一天》为主题,用热情洋溢的情绪和充满激情的语言,生动地呈现出了他充实快乐的工作画面,他扎实详细的工作记录、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进取精神、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的责任感,都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人。申慧妮老师以《化作春“妮”更护花》分享了她在班团建设工作中的创新和经验。龚先红老师引用教育学、心理学中的精彩观点,谈了自己的理解,并通过两个真实案例的讲述,指出只有走进学生内心,教育才有意义和效率。刘佳老师以《宣传即教育——攻占网络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为题,展示了外国语学院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中的一系列颇具创新和卓有成效的做法,特别是她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特征、行为喜好的精准分析,以及对新媒体平台的有效利用,带给在座听众不少启发。满维敏老师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题,谈了她对养成教育的看法。
杨继梅副处长对五位分享者的发言作总结,指出作为一名辅导员,既需要老办法,更需要新技能,希望大家以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也能多提炼总结,多细致思考,进一步增强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提高对学生工作的敏锐捕捉能力和执行能力。
鞠晨曦副校长认真倾听了所有分享者的发言,表示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指出,要做好一份工作,必须要先尊重、敬畏和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也会有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但是有两个词是相同的,那就是“责任心”和“爱心”,辅导员们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才能带着温度去工作。鞠晨曦副校长还对班团建设、网络思政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辅导员们从生活辅导员向思政辅导员转型,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将自身工作重心从行为管理转移到思想教育上来。(文/陈嘉嘉 图/邓建平 )